關閉

在地新聞 在地新聞

氣候異常與疫病問題 白河蓮子產量驟減重創農民生計
2025-07-04

【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市議員李宗翰於今(4)日前往里長伯ㄟ店-白河在地蓮子・蓮藕粉關心蓮農,全區150公頃的蓮花田,因極端氣候與蓮藕腐敗病等疾病影響,平均收成從以往的每分地300台斤下跌至150台斤。李宗翰表示已經向立委林俊憲請託中央能盡快啟動天然災害救助機制,去年已經因為颱風導致蓮農虧損,如今在遇到全區災損,農民已經無餘力再投資農政單位建議的肥料及土壤改良支出,中央的介入才能強化農民的風險抵禦能力,避免災情擴大且重演。

 

▲氣候異常與疫病問題 白河蓮子產量驟減重創農民生計。(市議員李宗翰 提供)

 

李宗翰表示,白河是台灣蓮子最重要的產地之一,從上週二開始陸續接獲蓮農陳情,跟白河區公所及農改場陸續辦理會勘掌握狀況。勘查後發現除了蓮藕腐爛病以外還有其他不明原因導致蓮蓬發育不良進而影響蓮子產量。面對產量砍半的問題,李宗翰已向立法委員林俊憲請託中央納入天然災害補助範圍,協助農民度過這次的難關,也呼籲中央相關單位,減輕農民投資負擔,甚至是土壤改良等輔導計畫。

▲氣候異常與疫病問題 白河蓮子產量驟減重創農民生計。(市議員李宗翰 提供)

 

白河區公所董麗華表示,今年的蓮子因氣候異常,梅雨來的較晚且大雨後伴隨大太陽加上過往蓮藕腐敗病等不利因素,產量減少大半,希望中央能夠啟動天然災害救助機制。預計近日完成實際受災數據,向中央回報,以利即時掌握與應變。

▲氣候異常與疫病問題 白河蓮子產量驟減重創農民生計。(市議員李宗翰 提供)

 

葉辛芳里長表示,蓮蓬依照分發育狀況有分好壞,以往好的蓮蓬收成可達六七成,如今只有三四成的收成。下田採收一小時可採30斤一大袋蓮子回家,現今一小時只能採收10斤小袋不到,甚至有情況是,漂亮的蓮花,裡面卻沒有飽滿的蓮子,挖開蓮篷,只有兩三顆完整品,剩下都是黑黑小小的無法進到市場的品質,農民之後忍心放棄。

 

青農楊家銘表示,除了全區的蓮花田收成不佳,嘉義地區的蓮花田也有同樣的問題,過去一分地可收三、四百台斤蓮子,今年不到一百五十台斤。蓮藕腐敗病菌侵襲根部,短期內白天高溫晚上低溫,大量急遽降雨根本沒有農民能夠應付變化劇烈的天氣,然而收成減少,但工資及成本材料照給,農民難以為繼。

 

最後,李宗翰強調,蓮農災損為明顯的天然災害,並不是單一管理問題,理應符合中央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的補助條件,呼籲農業部與相關單位儘速啟動機制,為第一線農民提供實質的幫助。